蒙特瑟拉特·朗巴德(Carole Lombard)是1930年代好莱坞最耀眼的喜剧女星之一,以活泼俏皮的银幕形象和标志性的沙哑笑声风靡全美。作为当时片酬最高的女演员,她与克拉克·盖博的婚姻更成为世纪八卦焦点。然而这位在二战期间因宣传债券不幸遭遇空难的女星,其传奇人生却逐渐被主流影史淡忘。本文将带您重新认识这位用笑声治愈战争阴霾的‘好莱坞甜心’,解析她如何以独特的喜剧表演风格打破当时对女性角色的刻板印象,并探讨为何这位黄金时代巨星在当代知名度远不如同期影星。

一、从体操运动员到票房毒药:朗巴德的早期奋斗史

1908年生于印第安纳州的朗巴德本名简·爱丽丝·彼得斯,12岁因体操天赋被福克斯公司发掘,却因青春期发育被迫转型。1920年代以‘卡罗尔·隆巴德’为艺名出演西部片配角,直到1934年《二十世纪快车》中神经质的广告女郎角色才确立疯癫可爱的喜剧路线。鲜为人知的是,她曾因连续18部电影票房惨淡被媒体称为‘好莱坞最贵花瓶’,直到与导演韦斯利·拉格尔斯结婚后才迎来事业转机。

二、颠覆传统的喜剧表演:沙哑笑声背后的革新

朗巴德独创的‘失控女性’形象打破了当时淑女型女主角的桎梏。在《我的高德弗里》中,她塑造的任性富家女会突然把沙拉扣在头上;《唯有孤独》里醉酒后爬消防梯的段落成为喜剧教科书。影评人莫莉·哈斯克尔指出:‘她的角色总在挑战男性权威,那种看似疯癫实则精明的表演方式,比后来的“小妞电影”早了半个世纪。’据统计,她标志性的‘烟酒嗓’笑声在89%主演影片中都成为关键笑点。

三、与克拉克·盖博的惊世婚姻:好莱坞首个‘女强男弱’范本

1939年当红女星下嫁刚离婚的‘票房毒药’盖博引发轩然大波。朗巴德坚持婚后保留自己姓氏(当时极为罕见),并用片酬帮盖博偿还债务。传记《火与冰》披露:她亲自改写《乱世佳人》剧本助丈夫拿下白瑞德角色,但自己拒绝出演郝思嘉,直言‘12小时裙装拍摄会让我发疯’。这段关系因她坚持平分家务的‘现代婚姻契约’屡登八卦头条。

四、战时殒落的自由女神:最后一场债券宣传演讲

1942年1月16日,结束印第安纳州战争债券推销的朗巴德执意连夜返回加州,尽管母亲警告‘飞机在冬天不安全’。TWA客机在拉斯维加斯附近撞山后,搜索队通过她佩戴的35克拉祖母绿婚戒确认遗体。令人唏嘘的是,她最后一句话是对乘客说:‘别担心,如果出事,盖博会照顾好你们所有人。’罗斯福总统随后追授她‘首位为国捐躯的美国女性’称号。

五、被遗忘的遗产:为何21世纪观众对她陌生?

对比同时代褒曼、赫本的持久影响力,专家认为有三个原因:1)37部主演电影中仅6部现存拷贝;2)没有出演过影史经典《卡萨布兰卡》等‘长青款’作品;3)喜剧表演被认为‘缺乏艺术深度’。但近年《电影评论》重估指出:‘她在《维诺尔老师》里对职场性骚扰的讽刺,比#MeToo运动早了80年。’2018年Netflix纪录片《笑声如雷》试图重新挖掘这位女权主义先驱。

蒙特瑟拉特·朗巴德用短暂的生命诠释了何为‘活在当下’——她拒绝出演需要保持优雅的史诗片,坚持‘让女人有权在银幕上出丑’;她打破‘明星必须神秘’的规则,公开与粉丝讨论自己的整容手术;最后用一场即兴的爱国演讲完成生命谢幕。在追求‘政治正确’的今天,这位真实到近乎莽撞的女星,或许正提醒着我们娱乐产业正在失落的某种纯粹勇气。建议影迷从修复版《我的高德弗里》开始,感受那种毫不费力的快乐能量。


提示:支持键盘“← →”键翻页